广州视窗 > 新闻 > 国内 > 正文

六间房“看美丽乡村”大型主题直播,走进侨乡村和白马村

2018/11/20 10:12:45 来源:广州视窗

在陆续走进湖北和安徽的美丽乡村之后,11月17日,六间房联合人民视频“看美丽乡村,庆改革开放”大型主题直播活动,来到了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先行地——广东省,直播团队带领网友探访了历史悠久的侨乡村和白马村上合自然村

侨乡村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,距县城12公里,是一个拥有5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,是著名的华侨之乡。全村有800多户,常住人口3100多人,家家户户都有华侨关系。

图片1.jpg

侨乡村

直播团队走进侨乡村时,一望无际的稻田上,农民和收割机正在收割水稻,遍地的油菜花刚刚发起绿芽,再过几个月油菜花开,一副非常壮观的美景,将呈现在游客面前。在稻田、油菜花之间,贯穿着一条条休闲步道,连接着远处一座座错落有致的客家古民居。这些古民居,有的已经上百年。自然生态美景和历史感厚重的古屋,在这里实现了完美结合。

在一位姓邓的“村姑”讲解员带领下,直播团队走访了侨乡村最著名的潘氏私人大宅——南华又庐。她告诉六间房和网友,村姑是对客家妇女的一种亲切称呼,代表着勤劳、俭朴。

南华又庐建成于1904年,为十六世祖潘祥初所建,前后历时18年修建完成,占地1万多平米,屋内分上、中、下堂,二楼共八堂,左右两侧各四堂,屋背有果园,全屋共有一百一十八间房,大小厅堂几十个,所以又称“十厅九井”。南华又庐是梅州地区最大的客家民居之一,也是客家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之一,2002年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。

在南华又庐的正门,六间房主播娜娜拿出几张老照片做对比,这里,就是《红色娘子军》等电影当年拍摄的取景地,对比老照片和眼前古民居,历史的风貌犹在。走进南华又庐,古民居的历史印记和年代感扑无处不在,彰显着潘氏家族的兴旺,尤其是潘氏先人对教育的重视,让潘氏一族人才辈出。

在侨乡村,这样保存完好的客家古民居有几十处。经过田间的休闲步道,直播团队来到侨乡村的自在楼——这是一处二层小楼,登到二楼,可以远眺整个村落。主播娜娜从一张自在楼的老照片上看到,过去的自在楼还是一个岌岌可危的土坯房,经过修缮后,现在的自在楼,白墙、灰瓦、木门木窗,成为村里重要的娱乐休闲去处。一楼保持传统风格,供村里的老年人喝茶打牌,二楼现代风格,年轻人可以在此读书、喝咖啡,远眺美丽的稻田和油菜花。

结束了侨乡村直播后,11月19日,六间房直播团队来到相隔60多公里的另一个客家村落——广东省蕉岭县长潭镇白马村上合自然村。

图片2.jpg

白马村上合自然村 

白马村位于蕉岭县城以北,与蕉岭县城仅有4公里路程,全村614户,人口2563人。白马村地处风景秀美的石窟河畔,有800多年历史,与国家4A级景区“岭南日月潭”相邻,有着自然生态的水乡风貌、崇文重教的深厚理念,是充满客韵风情、洋溢清新气息的“水乡画廊”。

改革开放以来,白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近年来,在当地各级政府的支持下,白马村因地制宜、科学规划,重点发展旅游休闲产业,由公司主导、村民入股的方式,打造乡村生态旅游,带动村民共同致富。

 据当地负责人介绍,最近两年,随着白马村建设的越来越好,外出打工的村民,越来越多返乡在白马村就业。如今的白马村,街道整洁宽阔,几年前,很多道路都是狭窄的一米宽小路,现在已经变成五米宽的柏油路。周边规划出300多亩的花海,红色的鸡冠花花开时,景色非常壮观。每年的五一、国庆和春节,是白马村的旅游旺季,吸引了大批来自广东、福建和香港的游客,最多时一天接待4万多人,小小的白马村被游客挤得水泄不通。

如今的白马村,从旅游设施、生态环境到村民教育、村民收入等,都有极大的改善。2015年以来,白马村累计旅游参观人数达近百万人次,带动周边食宿、特色农产品等产业实现旅游总收入超过千万元,充分推动了蕉岭乡村休闲游发展。同时,白马村立足生态、文化为魂,拉动农村各项产业发展,实现产业收入300余万元,初步实现村美民富。


  声明: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QQ:3119872820,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。